专业知识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资讯>专业知识
分类 24 新闻动态 13 专业知识 8 家长课堂 3

如何有效与孩子进行活动

时间:2018-12-13   访问量:1733

如何有效与孩子进行活动

  1. 教育意识

  2. 1、什么是意识:

  1. 意识的一个维度是指概念

    (如:开车一定要注意安全,既安全意识)

  2. 意识的另一个维度是指对某一概念的觉知指向

    (如:在驾驶汽车时,思想上是否时时刻刻指向要注意安全既意识到“注意安全”)

           2、自闭症儿童的教育意识是什么?

           a、自闭症儿童的教育意识:要让孩子喜欢与人相处(既“与人的活动的动机”)

          b、自闭症儿童的教育意识的另一个维度是:时时刻刻要让孩子喜欢与人相处(既建构与人的活动的动机)。

          如何有效与孩子进行活动

          提示

         随时、随地都必须清晰:以构建孩子的与人活动动机为核心目标

         1、当孩子有不良行为和沉迷活动时,不要只担心着如何去终止这些不良行为,我们要把终止或改变这些不良行为的过程作为契机,展开与人的活动,从而抓紧每一次机会,建构与发展孩子与人活动的动机。

           (如把不让他躲地,打人、发脾气、玩口水、开关灯、开关门等变成与人的活动)

          2、利用生活中任何事情展开与人活动

            (如:吃饭、洗澡、起床、穿衣服、上厕所、洗脸刷牙、吹头发、洗衣服、做饭、扫地、叠衣服、超市购物、游乐场、讲故事等。)

          忠告:

不要认为孩子有问题或者问题行为就一定是坏事。儿童期是处于一个大量试错的阶段,对于自闭症儿童而言(尤其是重度的)每一个外显的行为都是我们使孩子获得与人活动的发展的有效契机,不要只想着消退它,应该想着如何利用它。

  1. 情绪

         1、保持高涨的情绪介入。

         2、利用夸张的手法

       (在这里夸张是一个广义的概念,界定夸张的标准不是要“疯”而是确保你的信息,被孩子觉知,作出相应的积极的处理,以达到积极的效果。)

        情绪是可以相互感染的,所以我们必须在投其所好中,保持高涨的情绪,做到好其所好与孩子产生共鸣。

         所谓“好其所好”有两个维 度的含义:

        a、“好”看孩子的活动,全程投入地喜欢孩子所喜欢的事、物。

         b、“好”着跟孩子在一起,全程地喜欢孩子享受着与孩子在一起的幸福与快乐的感觉。

         3、通过高涨的情绪吸引孩子注意力,让孩子发再介入者。

         高涨的情绪包括:

         a、夸张的表情、声音、动作、语言等。

         b、同时夸张是对比中产生,时高时低,忽快忽慢的对比。

         c、夸张并非“疯狂”,并非只有力竭无声的呐喊是一种夸张,夸张是一个表达。

          操作技巧

          操作是实际操作的表现

          刺激点:

          在活动中令主体产生快感的某个特定的节点。

          快乐点:

          是使主体产生快乐的活动或行为。

          操作目标:

       通过利用孩子的刺激点,运用具体的操作技巧,使孩子体验与人共同活动的快乐,从而建构自闭症儿童与人活动的动机。

       操作总则:

       a、通过投其所好的方式,以好其所好的态度,利用出其不意的手法,制造孩子与人快乐体验。

        操作指导原则

  1. 主体原则

  2. 以主体的体验感觉为本。

  3. 以主体的发展为本。

  4. 谐谑原则

         利用孩子的觉知,通过谐谑方式以逗乐为目的介入原则。

  1. 随机原则

利用即时情景或活动,随时随地与孩子进行活动使其体验与人活动的快乐。

  1. 游戏原则

        通过游戏方式,以达到令主体获得与人活动的快乐体验。

       游戏

        1、以直接获得快感(包括生理和心理愉悦)为主要目的。

        2、主体参与互动,主体参与互动是指主体动作、语言、表情等变化与获得快感的刺激方式及刺激程度有直接联系。

        觉知指向

       观察孩子感受事物的指向

       操作指导原则

       1、以直接获得快感(包括生理和心理愉悦)为主要目的。

       2、主体参与互动,主体参与互动是指主体动作、语言、表情等变化与获得快感的刺激及式及刺激程度直接联系。

 

      操作介入方式

       (一)、强行介入法

        在活动时,利用非即时状态下(不是主体正在进行的)主体产生快乐的刺激点,通过制造刺激点,使其直接获得刺激的快乐。

         提示:

         1、通常使用肢体及触觉刺激活动

          (如跑、转、抛、抖、揉、搓、蹭、撩、挤、挠、举、荡、扫、亲、闻、嗅、吸、吹等)

          2、制造的刺激点应是主体感受的。

          3、必须快乐中结束。

           (二)、平行介入法

          在活动时,保持在主体的有效感知范围内利用主体的刺激点(可以在进行的或才是非正在进行的)创造另一个活动,同时进行,此时,制造并放大其刺激点,使其发现而体验刺激获得快乐。

          提示

         1、利用鸡尾酒会效应制造活动。

         2、利用主体刺激点制造活动(歌曲、广告、模仿、玩玩具、跳动等)。

         3、夸张的情绪、气氛(夸张的表情、动作、声音)

         4、跟旁人合作,交谈孩子兴趣的话题,引起孩子关注参与。

        这些都是建造他们与人活动获得的快乐感。

       (三)嫁接介入法

       在活动中,通过提供主体正在进行的活动的刺激点,使其充分享受刺激点的快乐体验,并在其快乐的惯性体验时,加入新的可令孩子产生快乐的刺激点,使其获得快乐。

       提示

       1、前部分的操作是以展开法的原则,使孩子的快乐持续,之后才加入新的刺激点。

      2、使用嫁接法的前提是:

      a、之前的活动、老师或家长已无法持续性的展开,需要以新活动刺激维持与孩子的快乐活动。

      b、之前的活动的刺激点,无法加入人 的元素需要从建一个刺激点。

      (四)、展开介入法

在活动时,利用主体的正在进行时的活动,通过在其活动的内容中,并以内容的变化,不断地制造并提供其在这一活动中的刺激点,使孩子不断的通过对刺激的体验而获得持续的快乐。

   提示

  1、 展开法中的变化,即可以是在维持同一个刺激点,也可以是以变换刺激点使孩子获得快乐,但在具体的操作中,应该尽量使以同一刺激点为宜。

   2、展开的主要意义是使活动可持续使孩子可以持续体验与人的活动动机。


上一篇:儿童孤独症训练问答

下一篇:动机构建理论系统简介

在线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售前咨询专员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售后服务专员

在线咨询

免费通话

24小时免费咨询

请输入您的联系电话,座机请加区号

免费通话

微信扫一扫

微信联系
返回顶部